★1.项目概述
结合彰武县实际,完成森林经营增汇研究、树种选育增汇研究、搭建彰武县林业碳汇数据管理平台。
★2.服务内容及要求
(1)立林业全周期经营技术体系
在对人工林进行综合抚育前,进行林下灌木、藤本的清理,以利于目标树种的生长及后期的抚育管理。科学合理确定采伐植株。对林木生长发育情况及竞争关系进行合理分析,确定采伐对象并进行标记,实施单株林木择伐作业。通过采伐作业,及时去除长势较弱的林木,提升林分质量,使人工林经营更加高效有序。适时对保留木进行合理修枝,修枝后保留木侧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每年监测保留木的胸径、树高生长量,绘制生长曲线,掌握主要树种的年生长规律,为保留木株数的确定以及疏伐间隔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合理开展二次疏伐,直至达到所需的培养目标。
(2)树种选育增汇研究
筛选优良个体,从适合彰武县生长的大量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生长快、树形良好、抗病虫害、碳汇能力强等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作为良种作为培育对象。通过选育优良品种,进一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繁殖效率,进而促进森林高质量发展,保障木材安全的同时,提高全县林业碳汇储量。
(3)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平台
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示于一体的彰武县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管理平台。平台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和数据展示层四个部分。
数据收集与整合:管理平台能够高效地从各种来源收集碳汇数据,包括地面监测站、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被整合到平台中,形成完整、统一的碳汇数据集。
实时监测:平台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控森林的生长状况、碳汇量的变化等。通过实时监测,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森林中的问题,如病虫害、火灾等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内置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引擎,可以对收集到的碳汇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和算法分析,平台能够准确评估森林的碳汇能力,为碳汇交易、碳市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管理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能够将碳汇数据在空间上进行可视化展示。这使得管理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国森林碳汇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等信息,为决策提供更直观的依据。
安全性与可扩展性:管理平台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3.验收标准
(1)验收标准:由采购人组织验收,按照《辽宁省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办法》(辽财采函(2017)603号)规定执行。
(2)验收程序: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3) 验收费用:按照《辽宁省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办法》(辽财采函(2017)603号)规定执行。
(4)验收报告:由采购人出具规则组织验收。
4.预算金额:100万元
5.商务条款
(1)履约时间: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底。
(2)履约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3)服务标准: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划文件及技术规程。
① 法律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② 规划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9月2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林造发[2014]55号)、(5)《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国家林草局、《辽宁省“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彰武县“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
③ 技术规程:GB/T 41198-2021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温室气体资源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CCER-14-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碳汇造林、AR-CM-004-V01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LY/T 2252-2014碳汇造林技术规程、LY/T 2253-2014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LY/T 2744-2016碳汇造林项目监测报告编制指南、LY/T 2743-2016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