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需求
康复科重点专科设备 |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单价 (万元) | 最高限价 (万元) | 是否进口 |
1 | 盆底磁刺激仪 | 1 | 39 | 39 | 国产 |
2 | 经颅直流电刺激仪 | 1 | 36 | 36 | 国产 |
3 | 足底压力分析系统 | 1 | 19 | 19 | 国产 |
4 | 认知康复训练与评估软件 | 1 | 30 | 30 | 国产 |
5 | 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 1 | 33 | 33 | 国产 |
6 | 加压冷疗仪 | 1 | 12.5 | 12.5 | 进口 |
7 | 微波治疗仪 | 1 | 9.5 | 9.5 | 国产 |
8 |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双通道) | 1 | 14.5 | 14.5 | 国产 |
9 | 表面肌电分析系统(16通道) | 1 | 16 | 16 | 国产 |
康复科重点专科设备参数
1. 盆底磁刺激仪
1. 整机通过YY/T 0994-2015 磁刺激设备行业标准,通过EMC电磁兼容测试;
2. ▲标配盆底磁刺激专用座椅,座椅靠背角度可调,可放平至180 度,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依从性与配合度;
3. 具有坐位、仰卧位和俯卧位3种不同治疗体位,可适应不同治疗场景下的患者治疗需求;
4. 标配至少2个刺激线圈,包括盆底刺激线圈和外周刺激线圈,满足临床对不同部位的治疗需求;
5. ▲脉冲磁场最大磁感应强度≥7Tesla;
6. 脉冲磁场刺激频率:≥0-80Hz连续可调;
7. ★当脉冲频率≤1Hz时,频率调节步长为0.01Hz;
8. 磁感应强度最大变化率:≥10kT/s~70kT/s;
9. 单脉冲上升时间:50μs±15μs;
10. 单个脉冲持续时间:340μs±20μs;
11. 配置原厂双通道运动诱发电位检测模块,集成于主机内部,检测模块与主机之间无需有线或无线通讯,数据传输稳定性强,采样率≥4000Hz;
12. ▲运动诱发电位测量灵敏度范围:2~2500μV;
13. 最小分辨率≤0.2μV,检查频率范围:不窄于20Hz~500Hz;
14. 液态内循环冷却系统,可实现系统温度≤40℃。防护系统实时监测线圈温度,安全预警暂停工作,保证安全使用;
15. 具备触发输入输出通用接口,可兼容肌电图等设备。
2. 经颅直流电刺激仪
1. 通道数:不少于4 通道,各通道可互不干扰的治疗4名患者;
2. 参数设定:控制终端和刺激主机均可设置相应参数;
3. ▲传输方式:治疗方案可通过无线传输发送至刺激终端,无线传输范围≥10米;
4. ▲刺激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经颅直流电刺激模式、经颅交流电刺激模式、微电流刺激模式;
5. 输出强度范围(经颅直流电):100uA~2500uA范围内可调,误差≤5uA;
6. 输出强度范围(经颅交流电):100uA~2500uA范围内可调,误差≤5%;
7. 输出强度范围(微电流):100uA~500uA范围内可调,误差≤5%;
8. 电流控制:电流全程淡入、淡出时间至少为10s;
9. 刺激时间范围: 1min~60min连续可调;
10. ★阻抗监测:在经颅直流电刺激模式下,实时显示真实的阻抗值,在(5kΩ~40kΩ)范围内,阻抗检测误差≤10%。阻抗超过50KΩ则无法输出,治疗期间超过50KΩ会自动切断输出,保证治疗安全性;
11. 工作电压: 25V±2.5V;
12. 电脑控制软件显示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病人病历管理系统、电子处方、量表评估系统以及实时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仪主机输出参数,电池电量等;
13. 经颅直流电刺激仪主机显示功能:可显示模式、电量、设置电流、刺激频率、实际输出电流等参数;治疗过程中开路报警及治疗时间结束提示;
14. 电极片:应配备专用盐水电极片,确保患者安全;
15. 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治疗或缓解认知障碍、失眠症状等。
3.足底压力分析系统
1.▲传感器类型:压力阵列传感器+高精度力板;
2.压力传感器量程:≥6kg/cm2;
3.压力传感器点阵密度:≥1点/cm2;
4.高精度力板:含高精度力学传感器≥4个;
6.数据采集:完成≥2400个压力阵列传感器和≥4个力学传感器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压力图谱显示;
7.▲足压评估:可采集足压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足弓指数、平均压强、区域面积、前脚掌脚压、后跟脚压等,为足部功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8.姿态评估:可针对姿态功能进行评估,辅助分析姿态相关功能障碍;
9.平衡评估:可针对用户平衡功能障碍进行评估,评估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左右侧压力和对称度、压力中心分布、几何中心轨迹、接触面积、支撑面参数等;
10.支持多种状态下评估:可在双足睁眼、双足闭眼、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状态下进行评估,对相应数据进行获取,通过相应的数据对比分析用户平衡功能障碍;
11.支持多种场景:可在裸足场景、辅具场景、穿鞋场景对用户进行评估与训练;
12.情景互动训练:针对用户功能情况设置适宜的训练方案,支持进行重心转移等多方向性的平衡训练,并计算重心位置等控制参数,结合游戏场景,完成平衡控制,快速反应等训练;
13.数据库管理:可记录治疗师账号及其账号下用户的个人评估和训练等数据,提供查询,新增,删除,修改等功能;
14.报告数据管理:可记录用户每次训练与评估各项数据,自动生成分析报告,随时查看并可导出或打印所有的分析报告,为后续康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认知康复训练与评估软件
1. 治疗范围:针对认知损害进行全面评估与训练,至少包括各种筛查测验(含定向力测验)以及注意、记忆、计算、思维、知觉专项5大模块;
2. ★双屏实时眼动监控:可对患者训练过程中的眼球轨迹运动进行自动实时跟踪;
3. ▲眼动辅助评估:可针对注意力障碍、单侧忽略、阅读障碍、视觉跟踪进行辅助评估;
4. 眼动训练:可提供注意力训练方案,包括除害虫、余光狗、选购商品、阅读等特制训练题目;
5. 认知障碍评定模块:提供不少于30个神经心理学、认知康复相关量表,以及常规认知功能测验内容,应至少包括:MMSE、MOCA、EC301、星型划销、划消测验、瞬时记忆、反应时检查、威斯康星测验等多种评定筛查工具。评定结果能出具可编辑的评估报告;
6. 认知障碍训练模块:
(1)训练系统与评定系统的检查分类相对应,训练应至少包括注意障碍、记忆障碍、失算症、思维障碍以及知觉障碍等5大康复训练模块;
(2)▲AR增强现实训练:AR卡片≥2套,应至少包括常见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常见的ADL生活物品;
(3)认知功能训练的细分亚型≥5个,且每个亚型的子亚型分类≥3个;
(4)训练应具有难度梯度自适应调整算法,医生也可手动调整难易程度。
7. 后台病案管理功能:
(1)数据库存储功能,能存储上百万条以上的治疗数据;
(2)可录入并查询病人一般情况、病史、认知评定结果与报告、康复治疗计划及处方设定、信息迁移等;
(3)可提供完整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模块:从训练状态、训练成绩、疑难点分析、训练进步情况等方面分析个体的训练情况。
8、系统管理功能
(1)可对科室的训练资源进行排班管理,并保证最大程度的利用;
(2)针对不同的用户可以开通相应的权限;
(3)对系统操作日志有清晰的记录,包括操作内容、时间、用户等。
5.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1. 该系统通过提供动力及用户交互界面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设备需要包含主控系统与训练系统;
2. ★该系统操作结构采用防夹手多连杆并联机械臂;训练范围边界≥900mm×450mm;
3. 至少提供三种训练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被动训练、引导训练、情景训练;
4. 该系统能提供的最大训练速度应≥0.3m/s,训练速度至少5档可调;
5. 该系统应具备预定义训练轨迹功能,并至少包含直线与圆形轨迹;
6. 该系统应具备康复训练计划管理功能。包括患者姓名、治疗师姓名和训练时间等内容,并包含不少于未执行、未完成、已执行等筛查和检索方式;
7. 该系统应包含无线键鼠和遥控器,无卡顿操作距离主控系统≥1m,且开机后可由键鼠或遥控器对训练系统进行操作;
8. 高度电动可调,高度调节范围≥300mm,升降速度≥6.5mm/s;
9. 软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管理、用户管理等。其用户管理应至少包含医师管理、治疗师管理等,并可提供新增、修改、删除等功能;
10. 该系统应可设定特定的场景让患者进入相关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情景为参照,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并进行反复训练;
11. 应提供适配左右手的分指板套件,可分别适配左右手;
12. 防夹手设计:训练状态下,患者可触及活动部件与相邻部件距离≥60mm;危及手指应≥25mm;当人手进入操作台内部有夹手风险的区域时,设备将立即切断电机动力,并在操作界面弹出警告提示信息;
13. 应具备轨迹异常监测功能。当操作连杆偏离设定轨迹时,设备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操作界面弹出警告提示信息;
14. 终端位置监测功能。当终端位置超出患者训练范围时,设备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操作界面弹出警告提示信息;
15. ▲应至少包含3个紧急停止开关,实现手动急停功能;
16. ▲电气限位功能,实现安全保护。电气限位角度范围不少于90°~190°,允差±5°。
6.冷疗仪
1. 温度范围:1℃-10℃,误差范围±2.5℃;
2. 具备主动加压技术,可对肢体进行均匀迅速的整体降温和主动压疗;压力范围:0-75mmHg,四档可调,误差不超过10mmHg;
3. 具备冷交换快速循环治疗功能,可快速冷却组织;
4. 具备动态主动充气加压功能,可实现节律性治疗;
5. 双腔室包裹绑带,具备两路独立的内部腔室,可调节气压和冷疗;
6. 环绕式肢体套筒,无需人为固定;
7. 临床处方:具备≥6种交替式处方程序;
8. 操作模式:≥2种模式;
9. 连接管:具备一体式3重连接管;
10. 排水模式:可在该模式下完全排空主机内的冰水;
11. 治疗时间:0-90分钟;
12. 显示功能:实时显示治疗时间、压力、温度、模式等;
13. 过滤装置:可拆卸的水过滤装置;
14. 报警功能:具备提醒报警功能,便于临床应用;
15. 电源:输入: 100~240Vac, 50~60Hz, 1.6A;输出: 12VDC,2.5 A;
16. 具备可选配电池,便于移动中使用;
17. 参考尺寸:400 x 200 x 250(mm);
18. 重量:≤4Kg;
19. 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
7. 微波治疗仪
1. 微波频率:2450±30MHz;
2. ▲输出功率:治疗:≤100W连续可调;理疗:≥100W连续可调;
3. 辐射器电压驻波比:≤3
4. ★微波泄露:≤2mW/cm2
5. 定时范围: 1-30分钟(理疗)、1-99秒(治疗)
6. 输入功率:≤400VA
7. 理疗工作模式:≥3种波形,其中需包含脉冲波、三角波、正弦波,且脉冲波的周期、占空比可调节,三角波、正弦波的周期可调。
8. 显示操作方式:≥10寸触控屏,内置产品使用信息及故障排除说明,可随时查询。
9. ▲微波固态源,同轴电缆,高承载功率大;
10. 触摸屏界面,可显示治疗信息内容,整机配推车。
11. 微电脑智能输出控制,输出功率稳定。具有微波输出功率校准功能,使输出功率量值更精确。
12. ▲理疗探头:≥5支(最大尺寸≥360mm×120mm辐射器),治疗探头:≥9
13. 热凝治疗符合YY 0838-2011的要求。
14. 安全要求符合GB 9706.1-2007、GB 9706.6-2007、GB 9706.15-2008的要求。
8.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双通道)
1. 独立双通道输出,输出参数可独立调节,可同时治疗两个患者或部位;
2. 触控操作系统,多种治疗模式可自由切换,满足治疗需求;
3. 液晶触摸屏设计,一键飞梭,操作平台180°可旋转,治疗支臂多角度多方位可调节;
4. 采用进口光源,保证使用寿命;
5. 波长范围:600nm~1600nm;
6. 功率调节:10%~100%连续可调,至少10档位可调;
7. 治疗时间:1-20min范围内可调,治疗时间结束时有声音提示;
8. 峰值时间1~9s可调,低值时间1~9s可调;
9. 主机台车一体化设计,下置静音轮胎,方便转运和运输;
10. 至少5种治疗头可供选配,根据治疗部位及治疗深度等选择合适的治疗头;
11. 治疗头最大输出光功率不小于2900mW;
9. 表面肌电分析系统(16通道)
一、硬件参数
1. ★多通道采集:1~16通道自由选择,最多16通道同步采集肌肉状态信息;
2. 噪声电压:≤1μV(r.m.s);
3. 共模抑制比:≥100dB;
4. ▲灵敏度及误差:0.05μV/D~20000μV/D,误差±10%。50μV/D 以下不作精度要求;
5. 分辨率:小于0.1μV(r.m.s);
6. 扫描速度:可设置为0.1S/D、0.2S/D、0.3S/D、0.5S/D、1S/D、2S/D、3S/D、5S/D。10s/D、20 s/D、40 s/D、50s/D。(误差±10%)
7. 幅频特性:不窄于6Hz~700Hz(-3dB);
8. ▲输入阻抗:≥1000MΩ(共模);
二、系统功能
1. 表面肌电采集软件:可对多达16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同时采集及显示功能,具有以下功能:
① 多种波形显示方式;
② 柱状图配合显示功能;
③ 显示灵敏度0.05μV/div~20000μV/div可调;
④ 扫描速度可设置为0.1S/D、0.2S/D、0.3S/D、0.5S/D、1S/D、2S/D、3S/D、5S/D。10s/D、20 s/D、40 s/D、50s/D;
⑤ 显示通道1-16可选,记录/回放功能可设置。
2. 多通道采集、记录神经肌肉系统活动的生物电信号;多通道评估、多媒体训练游戏;可评价肌肉功能;最大可同时采集16路表面肌电信号,可同时测量16个区域人体肌肉状态信息;
3. 表面肌电数据分析软件:包括有原始表面肌电墨迹图、肌电积分、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分析、平均曲线图分析、RMS分析、峰值频率(PF)分析、统计学分析(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分析)等多种分析模式;
4. 时域分析指标: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可有效反映局部肌肉运动单位单元或募集、可评估受损神经肌肉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健侧差异、可评估治疗前后患侧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可预测肌肉的肌纤维组成类型;
5. 频域分析指标: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可反映局部肌肉疲劳度;
6. 病例数据库管理软件:可实现对病人病例的管理;
7. 表面肌电增益校准软件:定期为系统进行校准,提高系统精确度;
8. 表面肌电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可以将表面肌电数据转换为txt或csv格式,便于数据分析、整理;
9. 肌电测试项目:①标准项目;②频率/疲劳度项目;③平均活动项目;④功率谱项目;⑤对称项目;⑥协调项目;
10. 多媒体生物反馈训练方案:①放松训练方案;②加强训练方案;③协调性训练方案;④准确性训练方案;⑤抗疲劳训练方案;
11. 评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斜颈评估、面瘫评估、小儿脑瘫评估、肌力肌张力评估、臂丛神经损伤、下腰痛评估等方案化评估模块。还可根据用户需要编辑并增加评估方案;
12. 无线WIFI传输,实时上传表面肌电信号。